移民感悟分享——給生活一個新的可能
兩年前,曾有機會移民美國的里李學,放棄了公司提供的好機會,選擇了留在國內。當時懷著寶寶的她并沒有抓住這個可以同時“赴美生子”的好福利。而這一次,當老公再次提起移民美國時,她卻毅然決然地選擇放棄國內的一切,奔赴美國。談到這一與此前不同的選擇時,她笑著說,也許是做了母親之后,心態不一樣了,很多事能放得下。搬到洛杉磯之后,原本在國內擔任公關工作、完全閑不住的她,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很喜歡交際、很少獨處的她,現在變得很安靜。平時在家看書,周末和家人一起出去玩,她漸漸不覺得獨處是一種孤單。
她直言,來了美國之后,物質欲望變得沒那么強烈。和在國內時不一樣,她不再嚷嚷著去奧特萊斯,也不再多么關注牌子、車子,因為發現周圍人都不那么在意這些“浮華”的東西,沒有人會再像國內的七大姑八大姨那樣來八卦你的薪水和衣服品牌。而遠離了這“亢奮”的快節奏的她,覺得輕松自在了許多,仿佛缺氧的魚兒終于浮上了“體制外”的海面。
她打趣道,在國內的時候,老板布置的事永遠高于老公布置的,事業上升的重要程度遠遠高于家人團聚,而現在,“家”的感覺要重很多。以前工作更忙碌的她是家庭的軸心,而現在軸心變成了她老公。
和許多去美國是為了更新鮮的空氣和更安全的食品的移民不同,李學覺得這些是最底層的需求,她更在意的其實是外國的文化和教育。她正在準備托福考試,打算申請大學碩士課程。在問到她讀完碩士的打算時,她透露,雖然國內朋友都建議她可以在當家庭主婦之余幫幫大家都很需要的“代購”,她還是打算回到職場,因為她非常享受和團隊一起拼搏的感覺。
在經歷剛去時的不適應之后,她開始想辦法融入當地生活。以前把自己關在家里學英語的她,現在每天會去街心公園的咖啡廳,選一個最中心的位置坐下,找人聊天、練英語。這個“好萊塢”所在的城市,有著數十萬的藝術家,她在圖書館碰到的“社工”原來是有著自己工作室、出過3本暢銷圖冊的畫家,在公園遇到的80歲老人其實環游過世界,還會五國語言,卻那樣神色寧靜地給她念小說。
“移民”并非“犧牲”,而是一個明智的抉擇,放棄從前才意味著有新的可能。李學如果照以前那樣活,無非是收入越來越高,職位越來越高,可這并不意味著她的幸福會更多。“我34歲,職位已經上升到一定高度,人生也基本塑形完畢,而移民美國給了我重新開始的機會,去迎接那些巨大的沖擊感和不確定性”。
下一篇: 新西蘭欲修改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