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移民的看法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大雁每年為了生存都離開家鄉成群結隊,在暴風雪來臨之前都飛往離家幾萬里的南方躲避冬天,更何況是人了,比如說中國的一些偏遠的地方,因為經濟不發達,想要賺錢,只能去外地打工,當然是去那些繁華的地方,甚至有些人想要出國深造,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近期也有一些人都移民到加拿大了,相對來說一定是加拿大的某些方面具有吸引力,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吧。
自古世界各國國家體系與交通設施未臻健全,并無規范移民的具體法制。進入現代以后,由于交通工具的進步(客觀條件),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程度差距的擴大(主觀誘因),國際間的人口遷徙漸趨頻繁,各國乃陸續開始立法規范移民。例如加拿大移民種類就包括:經濟移民、獨立技術移民與家庭團聚類移民,其中的經濟移民又分為投資移民、企業家移民及自雇移民三種。也比如澳大利亞移民種類就包括技術移民和商業移民,其中的商業移民又分為可一步到位直接拿永居的132類別,還有就是先申請4年臨時居留簽證,包括163、164和165三種類別,在獲得臨時居留簽證后,到澳洲創業滿2年或投資4年后再通過890、892或893轉為永居。移民潮是大規模的移民現象,主要由于戰爭、疾病、大饑荒或者政治的不穩定因素,例如19世紀40年代歐洲農業大歉收加上經濟危機引發大量移民美國(參見愛爾蘭大饑荒)。
20世紀后期,1997年前的香港移民潮,主要由于“政治恐懼癥”。移民出境,是指離開自己的國家或地區而定居于別處。外來移民則是以定居地的角度出發的用詞。在政治、邊界或一個國家建立之前,人類的移民行動被稱為人類遷徙。人們選擇移民出境有很多原因。有些是因為政治或經濟因素,亦可能是個人因素。本土文化和新文化之間的的沖突很容易造成社會上的差別,對“外國人”來說,有時必須了解的法律和社會制度是全新和陌生的,而導致他們通常會感到不舒服。通常情況下,移民社區是在當地逐漸形成的。雖然移民出境的定義模糊和可能略有不同,但移民出境或外來移民不應該與被迫遷移混淆,例如人口轉移或種族清洗。移民出境的動機可以是以獎勵來吸引人們離開,稱為誘因促使人們離開,稱為推動力,除政治分歧和當地人不滿移民外,一般不會影響發達國家居民而導致移民。甚至是自然災害也不可能導致此類居民移民。
在中國,人們總想去首都發展,移民加拿大這種發達國家更是指日可待的事。
下一篇: 馬耳他信用評級再上調,投資這里將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