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疫苗了嗎?】在中國生存全憑運氣!他方國土卻....
毒疫苗流入18省,全國各地開展問題疫苗核查!
其實這個新聞前幾天被曝光了,然而今天在圈子里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在這起毒疫苗事件中,最令人發指的是持續5年、涉及25種人用疫苗、流向18個省市、涉案金額約5.7億元……波及范圍之廣、時間跨度之長令人瞠目,各種各樣的不合格疫苗早已流向末端,排查起來十分困難。犯罪嫌疑人龐某某曾因非法從事疫苗藥品經營活動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期五年執行,但她竟然能在緩刑期中“重操舊業”。
這是在殺人!而我們的監管部門,竟然讓這種殺人的行為持續了五年之久?引起民憤的同時,看看其他國家對此類問題的解決之道!
英國:生產審批只有7家生產商
疫苗的審批、生產是疫苗安全鏈條的第一環,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對此,英國政府予以高度重視。英國嚴格控制疫苗生廠商資質。在英國藥品行業協會登記的成員有64家,而其中僅7家
獲得了英國衛生部的疫苗生廠商資質。數量之少,原因有二:第一,英國衛生部設有專門的疫苗資質審查、管理機構。要取得生產資質,必須通過嚴格考核,如研制
能力、生產設備、資金等。第二,英國提供全民免費醫療服務,英國衛生部是歐洲最大的疫苗采購方,每年用于采購疫苗的資金超過2億英鎊,英國民眾所需的全部疫苗都由英國衛生部統一采購。
由于英國衛生部是唯一的買家,壟斷的購買力使其在與疫苗生產商的談判中具有很大發言權,其簽訂的合同價遠低于生產商公布的市場價。因此,英國上市的疫苗品種越來越多,而疫苗生產商的數量卻越來越少。英國衛生部強大的定價能力讓疫苗生產利潤趨薄,使得許多企業退出該領域。
英國的“藥品及保健品監管署”和“保健署”負責監管疫苗的安全性。英國要求包括疫苗在內的生物產品,每一批次在上市前都要進行質量和有效性檢測,只有通過該檢測才能獲批入市。檢測分兩個層次,首先由生產商自測,然后由歐盟認可的幾家官方藥品檢測實驗室其中的一家再次檢測。
英國很重視疫苗的供應穩定性。英國盡量避免某種疫苗只能由一家企業生產的局面,因為過分依賴一家企業將影響供應穩定性。英國曾經出現過唯一的生產商由于污染而停工,結果導致供應中斷的現象。
美國:立法保護“無過錯”賠償
美國有一個國家疫苗傷害賠償項目(NVICP),賠償由于接種疫苗而引起的傷害的個人,這種賠償是基于“無過錯”原則的。
所謂無過錯意思是說提出索賠的人無需證明自己的傷害是由于醫療機構或疫苗生產商的過失所引起的。NVICP覆蓋所有針對兒童的常規推薦疫苗,賠償方案根據疫苗傷害表,該表總結了疫苗引起的不良反應。該表是醫學專家組根據醫學文獻討論確定的。美國根據這個列表建立起了疫苗救濟基金。基金來源于列入疫苗傷害表中的疫苗收繳的稅金。
法律規定對列入該表的疫苗每售出1個接種劑量要交納0.75美元稅收,作為救濟基金來源。個人及其家庭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獲得賠償:第一種是說明其傷害(上述疫苗傷害表中所列的)是在接種疫苗適當的時間間隔后發生的。其它兩種方式包括證明疫苗導致的不良反應和傷害或表明疫苗加重了接種前就已有的健康狀況。
我國不少兒童在接種疫苗后,產生了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有的導致終生嚴重殘疾,這些兒童的家庭理應得到賠償,美國的NVICP國家賠償機制以及“無過錯”原則對于我國以后制定相關法律,相信會很有借鑒意義。美國的NVICP已經實施近30年,而我國這方面還幾乎是空白。
加拿大:疫苗全部能追回
一旦疫苗出現質量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召回。對此,加拿大獨有的“全國聯網醫療數據庫”發揮了強大的作用,不僅能做到準確、迅速,而且一支也不會少。加拿大“全國聯網醫療數據庫”記錄有三部分內容:住院病人、門診病人和購買處方藥病人的全部信息。由于每個加拿大人(也包括非公民的永久性居民)都有獨一無二的醫療卡號,因此任何一項醫療記錄都能清晰找到時間、地點和責任人,無法涂改、刪除,包括你在何時、何地接種了何種疫苗,都可以查得一清二楚。政府召回疫苗依靠的正是這一數據庫。由于發放工作由官方進行,只需從數據庫中找到相應批號疫苗所發放的范圍、網店和數量,以及已接種者的姓名,就可以把所有問題疫苗一支不少地找出來。
德國:儲存運輸如同運送生化武器
疫苗生產出來之后,就進入了儲存運輸這一環節。為保證疫苗的安全,德國動用了類似于運輸“生化武器”的裝備——“疫苗冷鏈”。
疫
苗冷鏈是指,為保證疫苗從生產企業到接種單位運轉過程中的質量而裝備的儲存、運輸冷藏設施、設備。德國的疫苗專用運輸車除駕駛室外,全部采用避光、密封性
能好的特殊材料制成,每輛車都有防熱、防靜電、防輻射等功能。同時,每車還配有兩名帶武器的安保人員,其安全級別可以與運送“生化核武”的軍車相比。運輸車將疫苗運到各州的疫苗公司后,會被放入專門的疫苗倉庫。倉庫內的變溫儲藏柜可根據每種疫苗的不同需要而調整相應的溫度。
據統計,中國每年疫苗預防接種達10億劑次。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即使按照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應概率是百萬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著每年要有超過1000個孩子患上各種疫苗后遺癥,留下終身殘疾。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也許這個數字微不足道,但對于每個不幸的家庭而言,卻是百分之百的苦難。制造毒疫苗獲利的行為固然是在殺人,但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力難道就不是這種行為的幫兇?網上有人說:“我本以為躲過了毒奶粉,沒想到躲不過毒疫苗。”除了疫苗,還有各類藥品、食品、奶粉、保健品……又有誰知道這些東西的質量監管達到了什么程度呢?
一次又一次被刷新自己的底線和耐心。在失望之時,只能選擇遠離。我愛的國家和民族,請恕我無法再忍受,傷害一點點侵蝕我為之努力奮斗的家,現在,是時候走了...